【課程特色】
此課從建築專業裡抽取出組成建築的基本元素:「色彩」、「平面」、「立面」、「結構」、「環境」,先從環境認識,色彩、尺度體驗開始,瞭解環境和建築的脈絡、以身體為單位做尺度練習,接著團隊合作思考結構的穩定度和承重性,觀察光線的引導和基地研究,最後結合前面的單元特性做家屋主題專案,訓練環境的觀察力、結構的穩定性、空間的比例等等,做全面性的創造思考。
【 為什麼要學建築?】
建築學本質上是跨學科(Interdisciplinary)的學域,內容涵蓋了設計和建造一棟建築物,所有相關之工程技術與人文藝術的綜合。完成建築創作,需要具備對實體環境的觀察力、對抽象概念的思考力、與真正解決問題的實踐力,而這些恰恰是我們認為最能為 21 世紀孩童賦能的訓練。本次課程抽取部分的建築學專業,將之重新設計成適合孩子的課程,期待從孩子的初始學齡階段開始,培育他們成為解決真實生活問題的未來主人翁。
【 4力培養!觀察、理解、思考、實踐 】
「素養」(Competencies),是現今教育變革的核心,強調與真實生活活問題連接、持續自我學習改變、以系統觀解決模糊問題、並有效創新的能力,本次著重培養核心為兼顧科學組構與美學感受的「觀察」力,涵蓋事物原理與發展脈絡的「理解」力,既能推理也能設計的「思考」力,習慣提出與解決問題的「實踐」力。
【課程大綱】
課程依實際學員學習狀況調整
日期 |
主題 |
說明 |
Day 1 |
結構挑戰 |
理解不同材料的差異,並研究材質、結構、環境因素等,依據不同目的使用不同材料,連接點對點、瞭解不同結構的樣貌與需求。 |
Day 2 |
環境走讀 |
實際至師大美術館走讀,探索環境樣貌和建築背景,了解環境和文化,觀察空間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
Day 3 |
造型探索 |
介紹國內外不同有趣的空間案例,跳脫以往的建築型態,思考自由形態的建築會是怎麼樣,並思考人在裡面的使用行為。 |
Day 4 |
尺度研究 |
思考不同尺度,使用者和空間的關係,從設計圖開始練習,如平面圖、剖面圖,訓練2D轉3D的概念,提出美術館創作提案。 |
Day5 |
空間創作 |
整合前面的單元練習,觀察環境色彩,空間、材料、結構,整合知識解決機能問題,實際設計與做出模型。 |
【作品/體驗示意圖】
請攜帶文具用品 (鉛筆及橡皮擦)
升4-升7年級
課程設計 林瑋婷
學歷:交通大學建築所碩士
經歷:現任喜習工作室創辦人、無界塾建築設計、藝術設計課程教師、政大實小建築設計課程教師、曾任建築事務所與藝術策展專案
請務必詳讀以下訊息,一經報名成功即視為同意並配合營隊規範及疾病防治之相關處理措施。
【接送方式】
【課程花絮】 師大小大師粉絲團 ,掌握冬夏令營新訊。
【權責說明】
【優惠內容】 學費計算= (學費x優惠折扣)+教材費+報名費300元(每班)
【繳款方式】
【團報流程】 線上團報系統請進
【接送及餐飲注意事項】
【疾病防治提醒】
【退費說明】
【重大災害】
本營隊如遇風災、地震或重大災害等不可抗力之因素所造成的停課事項(政府宣佈不上課),將依課程性質進行補課,若因故無法補課,將退還該日學費,不含教材費及報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