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玲瓏剔透,如星點銀鈴;
中阮渾厚溫潤,似月下低語。
作為中國傳統彈撥樂器的重要代表,它們分別源自地方戲曲與古代阮咸,在歷史流轉與樂器改良中逐步發展成今日模樣。雖非千年未變,卻承載著悠久文化與時代聲音的演進。《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詩句,不僅描繪了音色的層次,也啟發本課程的精神——從指尖技藝到情感詮釋,讓學員在經典與創新中聆聽、體會並演奏屬於自己的音樂故事。
【課程特色】
本課程以柳琴與中阮為核心,透過技藝傳承與文化探索,帶領學員走入這兩項傳統彈撥樂器的深邃世界。
柳琴玲瓏剔透的音色,中阮蘊藏渾厚的韻味,課程涵蓋傳統指法的扎實訓練,並結合現代曲目的詮釋技巧,實現古典與當代的交融,透過經典樂曲與創新改編作品的演奏,將掌握多元風格表達,體現音樂在時代演變中的生命力。
課程特別設計獨奏與合奏的默契訓練,體驗在音樂對話中,「琴瑟和鳴」的感受與互動。音樂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情感的表達,注重音色控制與音韻表現,從一音一韻的雕琢,到整體氛圍的營造,透過細膩的情感處理與樂曲故事解讀,體會琴音之間寄託心境,達到「以音寄情」的藝術境界。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 學員將於課程第一堂認識樂器後,選擇一種樂器學習 ※
※ 課程進度及曲目將視上課後評估學員能力修正或適當調整 ※
【學歷】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碩士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中國音樂學系七年一貫制 學士
【現職】
臺北市立國樂團 中阮兼三弦 專任團員
【經歷】
曾任:
臺灣國樂團 特約柳琴協演人員
台灣豫劇團 中阮、三弦外聘樂師
台北柳琴室內樂團 柳琴團員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管弦樂團 柳琴首席
青年柳琴、阮咸、三弦演奏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文學碩士、中國音樂學系藝術學士。自幼學習鋼琴,主修柳琴,專精柳琴、阮咸、三弦等彈撥樂器,多次榮獲各項全國音樂比賽獲得柳琴組第一名,同時涉獵月琴、古琴、西塔琴、三味線、烏克麗麗等世界民族彈撥樂器,並擔任各項音樂比賽柳琴、中阮組評審。2015年起任職於臺北市立國樂團,擔任中阮兼三弦演奏。
活躍於舞台,曾與多位指揮名家瞿春泉、簡文彬、張宇安、許瀞心、何文川等合作,擔綱三弦協奏曲《粵語殘片》(臺灣首演)、《阿勒頗》(世界首演)、《絲路小品三首》、《雙檔-說書人》、柳琴協奏曲《雨後庭院》、《恣意放歌》、《cat’s無言歌》等。其中,作曲家王辰威為其量身打造的三弦協奏曲《阿勒頗》,收錄至《和諧・鳴響》專輯,獲得第33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專輯獎」。
擁有逾15年的教學經驗,學生年齡層遍及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成年及樂齡人士,指導學生屢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特優、全國器樂大賽金獎、通過國樂學會考級檢定,並舉辦學生聯合音樂會,均獲得良好迴響。
除了演出與教學,亦投身於學術研究,著有碩士論文《蘇文慶本土意識之國樂創作》,發表出版〈臺灣豫劇之混雜現象:以《美人尖》及《梅山春》為例〉文章。冀以現代與傳統兼容並蓄的文化視角,致力於演奏、研究與教學的實踐傳承。
【優惠辦法】以下限選一種
●8折
※ 續讀者:原上課編號開頭為1042,報名1043課程。本季學員報名下季課程,中間沒有間斷。
※ 已繳費但因故停止招生,報名下季課程享有續讀8折優惠,但僅能使用郵局劃撥或現場繳費,例如:學員報名1053課程已繳費但停止招生,報名1054課程,享有8折優惠。
●85折
●9折
【重要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