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訪

 

世綱老師一直都是邏輯感很強的設計老師,重視架構、理論作法及執行策略,提到了設計師這份工作有很多心得可以分享,在新埔工專念機械的七年的時間,總是在西畫社不在課堂裡,總是背著畫架就翹課,就愛畫畫,就愛素描、篆刻,好不容易畢業之後,很想要進入出版業,但四處碰壁,畢竟非科班出來的人很少機會能進入產業,而剛好在要放棄的那一刻,原本預計打算就去補習班考插大時候,接到了一分錄取通知,是一家電腦相關的出版社。

 

原本作為編輯助理的他,在三個月後因同事編輯的離職,也接下了主編的工作,而後加入了寫電腦工具書的行列,從電腦軟體工作的使用,到撰寫以及編輯,以及美編。

 

他總是以使用者的角度去企劃一本電腦軟體工具書的使用,也因此奠定了他未來教學的一個基本概念,透過邏輯架構,能拆解電腦軟體工具使用的步驟,也了解在製作平面、雜誌、以及各式設計物所需要的理念跟原則,同時也練就了他拆解客戶所提供的資訊,轉化讀者或消費者能接收的訊息。在接案工作一陣子之後,決定再去進修台藝大多媒體設計系,再跟上設計科技的潮流,拓展其設計疆界。

 

我們這次訪問,希望能夠了解設計接案這門行業,該如何進行。 我們以為老師會切入軟體操作角度,但這一次我們從設計是什麼開始說起。

 

「對設計要有概念,就是要對生活有感覺」

 

老師說以平面來說,設計法則很多,怎麼做才能讓讀者接收到客戶的理念,這就是視覺傳達設計的功力。一個好的設計能獲得大眾的共鳴,而且使用的素材要跟別人不一樣,這之中的差異就是要體會生活!

 

我們應該在生活中注入設計的心態,假如我們不能體會生活的細節感覺的話,我們就做不好設計。

 

老師分享著自己做設計的理念,「很多人誤以為設計就是把稿子做的漂亮,我認為不是。所謂設計,就是設定跟計畫兩個字的結合。比如說椅子,我們希望做出更好坐的椅子,就是要談到材質、結構應該怎麼做,這就是工業設計之一,做得成功就是好的設計,但若你從來沒想過怎樣坐椅子會比較好,你就不會是一個好的設計,你只會被客戶牽著走。」

 

【接案技術的學習跟熟悉】

 

當初規劃課程的目標就是希望學員學到平面設計接案所需要的技術,大家所知的平面設計就是Photoshop、illustrator跟印前實務,但老師提醒著我們40小時的軟體學習,只能知道技術如何操作,然而學員最需要的就是「熟悉」技術,也就是可以做的多快,以及做的多好,且是客戶所需。

 

例如只光光談去背的這個功能,即使學會這個功能,處理一張圖片,別人花三分鐘,而你卻花了十分鐘,那麼就會缺少競爭力,因此熟稔技術的應用變得非常重要。而課程中提到的報價的方式,以及客戶提供的概念及素材如何在有限時間跟資源內完成,這些都是很關鍵的。

 

【找到擅長的設計風格】

 

再來談到「設計風格」問題,客戶需求的風格是否是你擅長的,也需要考量進去,世綱老師建議,雖然有很多設計師都可以依照客戶的需求,嘗試著各式的風格,但老師認為風格沒有辦法強求,還不如說把自己的風格做的非常好、甚至最好,在剛開始學習的摸索期找到習慣跟擅長的風格,假如你現在沒有喜歡的風格,也可以透過前輩設計師們的風格去去找到喜歡的設計,再進行學習跟轉化。

 

【斜槓,從現在的狀態練功】

 

老師最後給想要轉業當設計師的同學一些建議,學完這門課程不用急著辭掉工作,而是要讓你所學應用在現在的工作或生活,因為各行各業都離不開會計跟設計,公司一定會請會計,但不一樣會請設計。

 

在現有的工作上找到可做的項目,或者在本行的工作之外累積自己的作品,再去找下一份設計工作,但大部分的人都要一步登天,好好累積作品是很重要的。

 


【先當人生設計師,再當設計師】

 

世綱老師帶著我們跳脫技術層面的思考,點出了人生的體會就是藝術,不論我們是不是設計師,或許都開始了解設計是無所不在。一張稿子靠的是設計師注入靈魂,提升美感,滿足所需,但我們不能忘記對生活中的觀察,細心體會,是每位人生設計師的我們都可以做得到的。

 

只要朝著嚮往的生活去設定、去計畫,就是自己的人生設計師!當然,有興趣當平面設計師的同學,學了技術應用,依照自己的摸索腳步,完成所嚮往的職業及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