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莊子》的文字中,看見自己的人生風景
我們總在追問: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
在紛紛擾擾的世界裡,該如何安放一顆被現實牽引的心?
《莊子》不是遠在古代的哲學高塔,而是穿越千年,依然能貼近你我生活的智慧之書。那一則則寓言、一句句看似輕描淡寫的話語,其實早已藏著對人生深刻的理解與溫柔的提點。
從「逍遙遊」的鵬鳥振翅,到「齊物論」的萬物齊觀,莊子邀請我們放下成見、跨越對立,重新看待「自己與他人」、「夢與真」、「有用與無用」。
讀莊子,不只是讀一部古書,而是一次心靈的練習。讓我們在閱讀與分享之間,回望自己的經歷、重新定義人生中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
不是要找到標準答案,而是願意一起提問,一起感受。
在莊子的筆下,人生的風景將悄悄展開,邀你一同走進。
【課程特色】
本課程將由教師引導,透過《莊子》中〈逍遙遊〉與〈齊物論〉的經典文本,帶領學員在課堂中透過閱讀、思辨與分享中,展開一場關於思想與生命的靜心對話。
有原典、有脈絡|循序漸進解讀經文,掌握莊子思想的深層架構
有思辨、有對話|從課文延伸到人生,邀請學員思考自身處境與觀點
有抄寫、有沉澱|以筆書心,抄寫原典段落,在書寫中體會文字之美
有感受、有共鳴|透過課堂分享與生活經驗書寫,連結哲理與日常
有自由、有逍遙|讓莊子的智慧成為生命的提燈,照見更多可能的方向
【課程內容】
單元一|「逍遙」概念簡介
什麼是「逍遙」?從莊子的眼睛看自由
我們總在現實之中奔波,為忙碌所困;而「逍遙」似乎成為一個可能的解答。但莊子說的「逍遙」到底是什麼?是否能為現實生活的解答?這堂課會帶你用輕鬆的方式認識莊子的世界觀,試著回答一個問題:什麼才是真正的自在?
單元二|從「逍遙」到「有用無用」、「小大之辯」
有用?無用?重新思考你被教會的價值觀
「有用」與「無用」,「大」與「小」,二分法的思考是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思考方式。莊子會如何看待這樣的思考方式呢?
我們將從文本出發,結合生活經驗,發掘莊子看待小大二分的觀點,思考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單元三|「小大無已」:沒完沒了的小大之辯
我們怎麼看自己與別人?
然而,沒完沒了的二分區別,真的能解決問題嗎?大鵬展翅、小蟲自樂,誰的人生才算有意義?我們會討論人生中充斥的比較、評價,參考莊子的思考,學著放下「誰大誰小 」的執著,看見自己的位子,不必都成為別人。
單元四|知──小大之辯的關鍵
知識讓你自由,還是更困住了你?
當世界更顯紛雜,知識與判斷能否帶來真正的解脫?還是反讓我們遠離「逍遙」的本質?如果二分法導致了紛紛擾擾,二分法又是從何而生?不妨藉由本單元,認識莊子「擒賊擒王」的深入思考。
單元五|地籟、人籟、天籟
從自然中找回內心的節奏
什麼是自然的聲音?什麼又是人為的聲音?透過莊子的「三籟——人籟、地籟、天籟」,我們有機會發現一種新的看待事物的觀點,為放下控制與執著,安立基礎。
單元六|成心及喜怒哀樂
情緒不是錯,只是需要理解
我們都有喜怒哀樂,但莊子提醒我們:太過相信自己的「成見」與「情緒」反而會讓我們失去自由。接受莊子的提醒、作出調整之前,不妨藉由莊子之眼,深刻地旁觀自我的成心。
單元七|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這樣對,那樣也對?莊子的包容哲學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立場、角度,看到不同的樣貌、也形成價值判斷。然而,是不是所有事情都只有一種對錯?在「地籟」、「成心」的描述、對比後,莊子準備提供什麼樣思考建議?莊子最精華的思想或在於此。
單元八|道通為一與朝三暮四
你以為變了,其實什麼都沒變
我們會用大家最喜歡的故事「朝三暮四」作結,回顧整堂課學到的觀念,並思考莊子要帶給我們的「道通為一」的智慧,是一種看世界更柔軟、也更深遠的方式。
讓思想落地,讓自由可感
這是一場走進莊子、回望人生的旅程。
在文字與對話中,我們學著放下成見、打開心念,找回屬於自己的自在與節奏。願這趟閱讀,不只通往哲理,也照亮你我的日常。
上課教材於第一堂上課時統一購買,
費用約300元,老師將於第一堂課做說明。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博士
【現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 兼任助理教授
【優惠辦法】以下限選一種
●8折
※ 續讀者:原上課編號開頭為1042,報名1043課程。本季學員報名下季課程,中間沒有間斷。
※ 已繳費但因故停止招生,報名下季課程享有續讀8折優惠,但僅能使用郵局劃撥或現場繳費,例如:學員報名1053課程已繳費但停止招生,報名1054課程,享有8折優惠。
●85折
●9折
【重要注意事項】